底盘上的一种全回转式起重机,其上部构造与
履带式起重机基本相同,为了保证安装作业时机身的稳定性,起重机设有四个可伸缩的支腿。在平坦地面上可不用支腿进行小起重量吊装及吊物低速行驶。它由上车和下车两部分组成。上车为起重作业部分,设有动臂、起升机构、变幅机构、平衡重和转台等;下车为支承和行走部分。上、下车之间用回转支承连接。吊重时一般需放下支腿,增大支承面,并将机身调平,以保证起重机的稳定。 项目 汽车起重机 轮胎起重机 底盘来源 通用汽车底盘或加强了的汽车专用底盘 起重机专用底盘 行驶速度 汽车原有速度,可与汽车编队行驶( v>30 km/h ) v<30 km/h (越野形可>30 km/h) 发动机位置 中小型的用汽车原有发动机;大型的在回转平台再设一台发动机供起重机构用 一个发动机,设在回转平台上,或设在底盘上 驾驶室位置 除汽车原有驾驶室外,在回转平台上再设一操纵室 经常只有一个驾驶室,一般设在回转平台上 外形 轴距长、重心低,适于公路行驶 轴距短,重心高 起重性能 使用支腿吊重,主要在侧方、后方工作 全周作业,并能吊重行驶 行驶性能 转弯半径大,越野性差,轴压符合公路行驶要求 转弯半径小,越野性好 支腿位置 支腿位于前桥后 支腿一般位于前后桥外侧 使用特点 能经常作长距离的转移 不经常作长距离的转移,工作地点固定
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的区别
与汽车式起重机相比其优点有:轮距较宽、稳定性好、车身短、转弯半径小,可在360 0 范围内工作。
但其行驶时对路面要求较高,行驶速度较汽车式慢,不适于在松软泥泞的地面上工作。
利用轮胎式底盘行走的动臂旋转起重机。由上车和下车两部分组成。上车为起重作业部分,设有动臂、起升机构、变幅机构、平衡重和转台等;下车为支承和行走部分。上、下车之间用回转支承连接。吊重时一般需放下支腿,增大支承面,并将机身调平,以保证起重机的稳定。按底盘的形式分轮胎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两种:前者采用专用底盘,车身短,作业移动灵活;后者的起重作业部分安装在汽车底盘上,车身较长,具有载重汽车的行驶性能,可单机快速转移或与汽车编队行驶。
动臂的结构形式有桁架臂和伸缩臂两种。前者用钢丝绳滑轮组变幅,臂长可折叠或接长,其长度较大;后者为多节箱形断面伸缩臂架,用液压缸伸缩和变幅。行驶状态因外形尺寸小,适应快速转移工地的需要。工作机构可以是机械式、液压式和电动式。液压式具有结构紧凑,操作方便,易于调速和实现过载保护等优点。轮胎式起重机通常用于装卸重物和安装作业,起重量较小时,可不打支腿作业,甚至可带载行走。具有机动性好,转移方便的特点,适用于流动性作业,应用广泛。其基本技术参数为:起重量、起升高度、幅度、载荷力矩和整机自重。轮胎式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受动臂强度和整机稳定限制,随幅度而变化,为防止超载必须装有力矩限制器。汽车起重机由于行驶速度快,转移灵活,汽车底盘及其零件供应较方便等优点,特别是伸缩臂式汽车起重机,发展很快。轮胎起重机则朝提高机动性和越野性方向进一步发展。多边异形断面伸缩臂、盒形辐射式底架、活动式配重等新型轮胎式起重机不断出现。
轮胎式起重机的发展趋向是:大型化、高效、安全、减轻自重,进一步提高起重性能和行驶机动性。
评论